推荐信息:教师资格证报名网址 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 教师资格证考试考哪几科 报名要求
2014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笔试专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是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剖析之后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权势,以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办法,影响了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它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机械决定论,也反对精神剖析性本能决定论,倡导把现实社会的人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强调查究人类的现实经验、价值和意义,关心人的本性、创造性潜能、人的自由与选择。他们的研究倾向和对人性的怎么看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的思想动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康布斯。
1.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追求健康人格和自我达成等看法,迎合了二战后美国当时的年代精神进步的需要。第二,美国社会在表面兴盛的背后面临着很多尖锐的矛盾和紧急的异化现象,特别需要有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加以解决。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正是代表了一种对科技中心主义的检讨,代表了美国心理学界对年代精神挑战的一种积极回话。第三,社会日常的文化变迁、心理冲突与价值观的危机,需要有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模式。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渊源
人性论、人道主义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人性论和文静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思想。
现象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很多人本主义心理学者都遭到了现象学的影响。马斯洛指出,现象学办法更合适于研究人类的个体心理现象。因为现象学更强调自我的内在感受,因此现象学办法应成为心理学所适用的办法。罗杰斯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也是以现象学为基础的。
存在主义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在本体论上显著地影响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进步,而且也出现了以罗洛梅为代表的具备存在主义倾向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分支。